“乡村振兴新动力,资源利用新模式”——“逐光向阳”调研团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2024年02月21日 11:56    浏览次数:

党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继中国新农村建设战略后,又一着眼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着力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为调研乡村振兴战略下资源利用的创新模式与路径选择,“逐光向阳”调研团深入实地走访威海市信河北村、小镇村、里口山王家疃村以及菏泽市西刘楼村、六合新村、小辛庄、田楼村等典型模范乡村。

在实地走访的过程中,团队成员深入研究农村各类资源的活化机制,对典型乡村振兴案例的创新模式与路径选择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

(一)集体作为“做市商”,完成乡村资源转化为资产价值的过程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以农业种植为主要产业的乡村在产业振兴的起步阶段,普遍采用这种模式。

菏泽市西刘楼村、田楼村等村由各村村委会牵头,以农村集体经济的形式通过土地流转和外包,将农田的使用权有机地交给企业。这一模式的运作并非简单的土地交易,而是一种全面的农业产业现代化策略。通过大规模的农业种植,这些地区引入了现代农业管理和高科技技术,有效提升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二)引入多样化经营主体,推动资产增值,乡村资源纳入现代市场经济

在菏泽市六合新村、小辛庄等乡村,在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完成资产价值转化后,这些村庄进一步推进了资源的多样性开发和组合性投资。

六合新村、小辛庄通过土地流转建设了工业厂房,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吸引了外来投资,推动了整个农村的工业化进程。威海市小镇村在原有的产业发展基础上,按照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发展思路,以当地的赛事经济为引领,优化发展壮大小镇村种植产旅模式,逐步让小镇村融入威海市大旅游圈。

(三)对接社会资本,撬动乡村资源面向城市的开发

威海市信河北村、里口山王家疃村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将进入乡村中的各种经营主体进一步做社会化包装。

王家疃村将村民闲置房屋、土地流转到村集体,进行资源整合,统一建设,打造样板,大力发展研学游、采摘游,已发展为威海市乡村振兴样板片区建设的重要板块。信河北村引入开发企业,依托红色胶东的优秀传统文化打造红色东南乡展馆,对桥头为区域的东南乡红色历史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展示,成为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优秀素材。

“逐光向阳”调研团对信河北村、小镇村等农村资源利用的创新模式进行实地考察与调研分析,不断挖掘当地农业发展的创新优势,结合自身的实践成果,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模式。在国家政策着力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我们将继续充分发挥青年老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紧密关注国家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导向,通过与各级政府、企业和农户的密切合作,共同推动农村经济的新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智慧,凝聚青年力量,展现青年担当。

文/严广粟、邱志灵、唐可  图/“逐光向阳”调研团  编辑/任越群  稿件来源/“逐光向阳”调研团